jun铁血男儿
2014/11/4 23:50:35
让老师和学生都睁眼看看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
不要好高骛远,先让我们的本科学生成为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毕业生。
要让学生有感恩的心,首先学校和老师对学生有感恩的心,而不是居高临下(美其名曰‘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学校的任务是把学生培养好,从知识到身心。然后让社会知道我们的毕业生真的好,而不是伪造毕业生就业率!
其实我觉得研究生们报考并不是看学校的补助,而是看重的学校的知名度以及该专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以及导师的名气!
我的观点:补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lenovohr
2014/11/6 20:14:56
先争取进211吧,混个这头衔每年能多拨几百W。改善校园环??
提到就业率,我得和5楼的交交心:
我班11月初除过8个考研的全 签光了,没有一点是假的
我们学校的初次就业率基本上不是伪造的
清除下面的害群之马。
----------------------------------------------------------
窑主
窑主出身卑微,因家贫四年大学从未回过山沟沟里的家,刻苦、勤奋加运气,终于成为耐火第一博士。
那时候,博士不象现在这么多,这么烂。所以到了冶院还蛮吃香,从学校到系里到教研室,从上到下全力支持窑主创业。
窑主也争气,带领几个年轻人,创办了结构陶瓷研究所。
这结构陶瓷研究所在众人哈护下,名声越来越大,钱也越来越多。只是所有的一切窑主一人控制,可怜那些为他卖命的热血青年在“振兴冶院耐火”和“把蛋糕做大”的口号感招下,毫无计较个人得失之心,迷失了方向和目的,事实上也毫无利益可图,只是窑主利用掩人耳目的工具而已。
窑主的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臭铜味,挣钱,挣钱,挣钱是窑主的不变宗旨,也是唯一追求。为了捞钱,窑主做得出超出常人想象的任何事情。
那张憨厚的面孔、灿烂的第一博士帽和结构陶瓷研究所的公章为窑主带来无数次机会,无数次骗局,无数次得手,无数次他人的谅解,自然也有丰厚的收入。
多少热血青年,在窑主的沽惑下,不幸成了被绑架的包身工。几年下来,募然回首,发现结构陶瓷研究所只不过是一个徒有建大虚名包装,实则个体的黑砖窑。窑主因为穷怕了导致不愿与他人与集体分享成功与财富,把从建大挣来的每一分钱(包括国家课题的基金)都转移回四川老家,在那里兴土木,建耐火厂,法人是窑主的同胞兄弟。而设在建大的结构陶瓷研究所只是徒具空壳而已,但窑主仍希望这具空壳继续发挥余热,成为四川老家耐火厂的研发和中试基地。
资金转移走了,窑主的心踏实了,开始实行清壁坚野式的严密封锁,同时开始遣散包身工,一句“都是我的,谁叫你们没有看出来,谁叫你们跟我哪?为什么不走哪?”让多少有理想的正直耐火青年瞬间成了一败涂地的孤魂,无遮无掩的裸者。为之奋斗了三年、四年、五年甚至六年的耐火后生们失去了金子一般的青春,也失去了妄想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家园,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无奈心酸的离去、离去、、、
热血青年的志向被窑主玩耍了!
“振兴冶院耐火”和“把蛋糕做大”的梦破碎了!
建大、材料系以及一些耐火校友们的无私支持与支援被窑主彻底无情的利用了!
与此同时,那窑主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
一个出身贫寒的人,穷怕了,一旦得势,不顾一切的拼命敛财,把个社会搞得乌烟瘴气。和穷怕了的人有过接触你就会知道,他的道德感很粗糙的,道德底线也放得相当低。
那发财之人,生活并不一定腐化,只是满足一下光鲜外表下长期压抑和自卑自私的心魂。
一个面善心黑的土包子,一个低调阴险的暴发户,一个厚颜无耻的掠夺者,怎么可以担当“学术带头人”呢?面善的土包子只顾追求最大的利益,而丧失了价值评判的标准。当一切的一切都以利益为标准的时候,灭亡和灾难就很难完全地避免了。
搞耐火的为数不多几个大学中,建大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了,萎缩得近乎没有。
这就是结构陶瓷研究所的历史,黑心窑主的真实面目。每一个老一辈的建大耐火人都了解的历史。
那窑主,几年后摇身一变,成了博导,招收博士生、硕士生;只因为窑主喜欢这些廉价劳动力而。
那博士生们,也因需要那顶帽子,包身三年, 也就认了。
那结构陶瓷研究所,虽然不再得到建大的承认,但却无人过问。似乎也还低调存在于材料学院中, 也果不其然成了窑主四川老家生产厂的研发中心。
顶着恶名,得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自私自利威力大,成功者,窑主也!
认识窑主,是一种不幸;与窑主共事,更是一场灾难!
以史为鉴,热血青年,在窑主面前,你还正直得起来吗?
建议删除11楼水贴,占空间而且纯复制粘贴之易!!!
强烈建议
qq4262492
2014/11/11 23:26:42
重视大师,而非大厦。
!
!
!
!
!
!
!
还有同意
西建大论坛 鄙视3楼 你丫还研究生呢 靠补助算什么本事,人家有的研究生自己在外代课一年至少一万 生活费足够了 谁求你来建大上研了 自己没本事 别瞎嚷嚷 发现研究生一年不如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