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们总结了【陕西小吃美食】 外地娃们 来吧
  • 浏览:4439 评论:27 人


  • 小米

    小米又名粟,古代叫禾,距今已有8千多年的历史。今天世界各地栽培的小米,都是由中国传出去的。在中国,最为有名的是陕北延安一带的小米。那里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因此,那里出产的小米色泽金黄、颗粒浑圆,蛋白质含量高达13%。用小米熬制的粥黏糯芳香,营养丰富。小米可以单独熬制,亦可添加大枣、红豆、莲子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粥。在中国北方,许多妇女生育后都用小米加红糖调养身体,因此,小米粥亦有着“代参汤”的美誉。








    荞麦饸饹

    在陕西,除了“小米加步枪”,还有一种极具个性的谷物——荞麦。荞麦在所有谷类中被称为最有营养的食物,唐朝时,荞麦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现今荞麦面条在日本十分流行,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特殊的健康成分而颇受推崇。回到中国,陕西人将荞麦用到极致。除了把荞麦制作凉粉、煎饼、碗砣等风味美食外,最出名的当属荞面饸饹。制作饸饹的时候需要一种特殊的器具——饸饹床子。






    相传岐山哨子面就起源于周朝,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正宗的岐山哨子面都是手擀面,用大刀切细。煮出来口感筋道,看上去很光亮,几乎是半透明的。此外,哨子讲究五色俱全,黑木耳,黄鸡蛋,绿韭菜,白豆腐以及用红辣椒翻炒的肉丁,各种颜色一应俱全。细长筋道的面条浇上鲜香酸辣的哨子汤,那味道怎一个“赞”字了得。






    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

    biang biang 面是关中的传统风味面食,陕西八大怪,其中“面条像裤带”就是指这种面。这弯弯曲曲巧妙幽默的“biangbiang”二字,引出陕西人心底宽长,有棱有角,大苦大乐的爽快精神。Biangbiang面筋软滑溜,捞一碗面到大老碗里,放上各种调料和干燥的辣椒面,然后将半铁勺烧焦的清油猛地往上一泼,立刻听到“呲啦”的声音。顿时,红艳的辣椒散发出强烈的浓香。“辣”刺激着味蕾,“香”滋润着喉头。






    宫廷罐罐面如果说陕西的各式面条是民间的智慧结晶,那么宫廷罐罐面则是血统纯正,营养丰富的宫廷宴品。相传,罐罐面专为皇帝和杨贵妃特制。面用得是上等刀削面,汤中添加了枸杞、龙骨、长白参、老鸡、牛肉等等,再用文火慢熬,小小的罐罐融合了完美地融合了十几种珍贵食材的味道。那是一种源自唐代宫廷的奢侈享受,一种中国人对养生之道的永久诉求





    杨凌蘸水面

    “面白薄筋光,汤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越觉香”。这“汤面分盆装”说的便是陕西知名的蘸水面。蘸水面最大的特点是又长又宽,一根大约有五、六厘米宽,一米长。饭馆的蘸水面基本都是论根卖,基本吃三、四根就可以吃得非常满足了,这足以看出陕西人的实在与厚道。

    好的蘸水面要达到“薄”“筋”“光”。汤汁的味道也很讲究,汤内突出油泼生姜大蒜泥和油泼鲜红辣子,再加上鲜醋和炒熟的西红柿鸡蛋花,即使只是小尝一口汤,也会觉得香味满腹,食欲大增。






    卤肉菠菜面
    菠菜面的绿,好似晶莹的翡翠,糅合了肉的“香”和菜的“爽”,将“荤”与“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夹一缕菠菜面放在嘴里,仿佛大口大口嚼着天然维生素。卤肉菠菜面色泽鲜亮,营养丰富。那翠绿的颜色,全部来自菠菜的汁,是彻彻底底的自然馈赠。